第521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

诗兴大发,决定赋诗一首。

  大燕天子喜欢赋诗,举世皆知,一见他整理衣袍露出文雅的表情,帐中众人纷纷侧耳聆听。严庄也屏息以待,随时准备出口赞誉。

  沉吟片刻,史思明一指那篮枣,开了口。

  “大枣一篮子,半桔半红紫。一半与怀王,一半与周贽。”

  “好诗!”

  严庄身子前倾,正准备开口,因不知这次是律诗还是绝句,稍稍犹豫,竟是慢了半步,被耿仁智抢了先。

  “这首小诗乍听虽浅显,可一咀嚼,却极妙啊。”耿仁智上前两步,侃侃而谈起来,“此诗用了四个半字,虽未提要让怀王与周相公和好,其意却自明。”

  他走到那一篮枣前,把一篮枣分成了两份,里面各有颜色浅的、深的。他将它们分别交到史朝义与周贽手里。

  “这是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啊。”

  “谢陛下。”

  “谢父皇。”

  史朝义接过枣,心情愈发沉闷。

  严庄则跟着附和了几句,可就这么一首小诗,能赞美的都被耿仁智赞美过了,他能说的也有限。

  吟过了诗,终于说起了正事。

  “伱们可知,这枣是谁送来的?”史思明故意卖了个关子。

  大家当然不知,纷纷猜测,史思明这才示意周贽说话。

  “此事的功劳还是在许叔冀。”周贽道,“许叔冀本是朔方将领,郭子仪部将,你们都知郭子仪支持李亨,而李光弼支持李琮……”

  引见出了许叔冀,并交代了一些往事之后,后面的则是由许叔冀来说。

  许叔冀是名门之后,他高祖与大唐的开国皇帝是关系很亲近的同窗好友,因此他从小顺遂,活到四十岁从未受过挫折,这次投降,他认为自己或许能和祖先一样,再立一个开国之功。

  “唐军驻于新郑的将领张用济,曾与我是同袍,一起在郭子仪麾下效力,后来调到了李光弼麾下。郭子仪治军宽仁,体恤士卒,对部将多为优待;李光弼则以严苛著称,军法森严,张用济早就与我抱怨过李光弼,如今我归附大燕,便派人去联络了他,他愿为大燕效力。”

  听到这里,诸将露出喜色,知道击败李光弼的契机来了。

  许叔冀又道:“唐廷兄弟阋墙,争斗皇位,有不少将领最初奉李亨为主,如今都惶惶不安。只须让张用济煽动这些人,他们必会反戈李光弼、转投大燕。”

  严庄听了,眼神闪动。

  有那么一瞬间,他想把这个情报悄悄告知薛白,可想到李光弼军中既然能出这样的叛徒,难保薛白身边没有。万一传递情报时走漏了消息,反还要连累他的性命。

  他原本就有了动摇之意,如今更不愿轻举妄动了。

  ~~

  如此一来,唐军就无从得知张用济已暗通燕军的消息了。

  只是他们都还不知李光弼治军有多严。

  ~~

  腊月二十三,天寒地冻。

  河阳是黄河北岸的一座小城,屹立于风雪中。相比于燕军浩浩荡荡的军阵,显得有些可怜。

  一队兵马在傍晚时进了城。

  “左厢军使张用济,奉命运送军资前来!”

  张用济把手放在嘴边哈着气,目光打量着城墙,思量着打开城门接应燕军一事。

  若说本心,他真不愿转投叛军,可他此前站队李亨,对此心中不安,且他确实受不了李光弼的严苛。

  总想着这些,他对待军务便有些漫不经心,这次前来运送军资其实已经晚了一天。

  “张用济,我命你三日内到河阳,为何晚来?!”

  才入城,张用济便听到了李光弼的喝问。

  他心中不以为然,天气不好,他带着这么多人的队伍早到一日晚到一日,是很正常不过的事。

  “天冷,牛羊冻死了不少,因此晚来。”

  “我问你为何晚来?与冻死的牛羊何干?”

  张用济一愣,反问道:“大帅是在刁难末将吗?”

  “你既领了军令状,为何晚到?”

  张用济心不在这里,眼神一翻,不再回答。

  此刻,他下定决心,今夜就劝说几个熟悉的将领一同归附燕军,里应外合,除掉李光弼。

  这心思他虽然是藏在心里,然而,他却不知,他的散漫、不屑,以及那种“最后忍一忍”的心态落在李光弼眼中已构成了不可轻饶的大罪。

  更何况,张用济私下抱怨已不是一天两天了。

  “张用济运粮失期、顶撞主帅、动摇军心。”李光弼径直喝道:“拉下去斩了!”

  “什么?”

  张用济一愣,大怒,嚷道:“李光弼,你这是假公 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