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1章 铁石心肠

  得益于武则天将明堂建得足够高,薛白其实能看到那些从宫门外涌来的兵士。

  换成别的皇帝也许早已跑了,比如历史上的泾原兵变,叛军陈兵于丹凤楼下,唐德宗仓皇出逃。

  薛白一直自诩英明,此时却面对着与唐德宗一样的局面。他若逃了,也许大唐的“天子九迁”就要应在他一人身上。

  “陛下,崔相公求见。”

  内侍还在通禀,那边,崔佑甫已经大步赶到了殿中,朗声道:“陛下总算是将他们逼反,可称心如意了!”

  这话太过无礼,站在薛白身后的杜妗当即叱喝道:“崔佑甫,你好大的胆子!”

  “我为朝廷重臣,直谏天子,还轮不到你这妇人插嘴,想牝鸡司晨不成!”

  崔佑甫一句话顶撞了杜妗,旋即向薛白行礼道:“臣请陛下出面安抚诸将士,以免事态愈发不可收拾。”

  “依崔卿所见,朕该如何安抚”

  “若能下罪己诏,停止捡括,逐杜二娘,想必群情遂安,民心即定。”

  那“逐杜二娘”的要求虽是崔佑甫临时起意加的,却恰与反对派的利益相合,最能表现薛白服软的态度,也是让薛白交出手中的权力。

  杜二娘听了,原本愠怒的脸色反而平静下来。

  她是薛白的一条臂膀,深知薛白不可能自断臂膀。

  崔佑甫能提出这样的要求,可见其人内心极为傲慢,从骨子里认为该由薛白舍弃一切向他们低头。

  果然。

  “朕若不呢”

  “臣请陛下三思!”

  这样简简单单一句话,便是崔佑甫的威胁之语了。

  仿佛为了响应他,乾元门处响起了震天呼喊,如惊涛骇浪般扑了过来。

  薛白于是走下明堂,出了大殿,站在石阶上以目光迎接着那些反对他的人们。

  崔佑甫快步跟了过来,眯了眯眼,喃喃道:“他们是如何进宫的”

  反而是他更为惊诧。

  薛白想了想,有些失望地叹息了一声,向杜妗问道:“你可有查到元载与叛乱的公卿有所来往”

  “元载”

  杜妗出乎意料,摇了摇头。

  元载算得上是薛白最为倚重的大臣之一,是主持变法的重要人物,又岂会站到反对派那一边

  薛白一直都知道元载原本是个巨贪,因此一次次地敲打他,本以为能改变他,以此证明自己改变了历史。

  如今想必元载是忍不住动摇了、伸手了,被拿住了把柄,只能向反对派妥协。也是,连颜真卿都没能抗得住的风浪,岂能寄望于元载抗得住

  就像是你永远无法劝一个嗜赌的人回头,能做的也许唯有尊重他的命运。

  “陛下看到了吗越来越多的人背叛了。”崔佑甫道:“再这般一意孤行下去,陛下真要成为孤家寡人。”

  “朕从一开始就是孤家寡人。”

  双方更近了。

  大步赶来的公卿贵胄们终于看到了站在明堂前的薛白。

  然而,密集的脚步声同时也从明堂后方响起,一列列披着整齐甲胄的兵士流水一般赶出来,列阵在石阶之上,或竖起盾牌,或架起长戟,张弓搭箭,须臾便形成了铜墙铁壁。

  为首的将领并不是郭千里,而是薛白更为信任的樊牢。

  可想而知,薛白早有准备,原本就不可能让他们轻易兵变成功。

  “你等擅闯宫城,想要谋逆不成!”樊牢高声喝问道。

  来瑱、李岘等人遂越众而出,坦然无畏地站在石阶下,与薛白对质。

  他们有太多话能说了。

  可开口,第一句却是——

  “臣等听闻有宫中有乱贼,特来护驾!”

  当年三庶人案,李瑛也是这么说的。

  ……

  李成裕在队伍的后方,有些焦急地仰着头,试图看到前方发生了什么。

  他有些后悔之前没有与来瑱、李岘等人到前面去领头。当时也有人说“李公德高望重,当为我等领袖”,被李成裕以无官在身给推辞掉了。

  结果可倒好,进展远比预料的顺利,废立天子的大功归了旁人。

  “得到前面去啊。”

  “事有不妥。”李泌正在打量着乾元门,忽然想到了什么,眉头一蹙,道:“今日恐有埋伏,须速劝诸公罢手。”

  李成裕道:“事到临头,岂还有退缩之理”

  李泌有些着急,不与他相争,径直往队伍前方赶去,很快却被一个将领拦住。

  “我是李泌,有紧要之事告于诸公。”

  “李先生也看到了,眼下不是时候,烦请稍等。”

  李泌道:“告诉 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