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7章 站稳

胆魄。

  一切安排妥当,两日后,就在信使回报雍王已经出城,郭子仪也打算动身之时,周智光再次送来了一封信。

  这次,送来的是薛白写给李璘的信,上面确是端端正正的颜楷,内容则是薛白怂恿李璘造反。

  “周将军当时见此罪证忧急冲动,杀了永王,此事虽有错,却是出于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。另外,圣人之所以会降旨暂免郭节帅之权,也是因此罪证而有所顾虑,唯请郭节帅万不可与逆贼同流合污啊!”

  郭子仪接过这封薛白的罪证,神情严肃。

  若这一切是真的,他竟能够体会圣人罢免他的这个考量了。

  “郭节帅若要证明自己的忠心,也简单。”信使道:“只需拿薛逆的首级呈于圣人,圣人自会收回成命。”

  渭水潺潺,两边各有士卒列阵。

  薛白走在便桥上,扶着桥栏望向远处,感慨道:“天气真好啊。”

  “正是好时节。”

  “若无战乱那就更好了,踏青,放个风筝,躺在柳树下睡一觉。”

  薛白说着,没听到郭子仪有所反应,转头看去,忽问道:“郭公可是有心事?”

  郭子仪伸手入怀,拿出了一封信。

  “老夫本在怀里藏了一把匕首,但思来想去,还是想向雍王当面求证。”

  “哦?”

  薛白接过信,看了一眼,哑然失笑,道:“很像我的字迹,但失于匠气了。”

  郭子仪讶然,道:“这并非雍王手写?”

  “我拿些手稿给郭公,一对比便知。”薛白道,“我若要造反,从范阳起兵南下,或是一开始就不平定史思明,放着你与李光弼在河北与之牵制,我自可在长安独掌朝纲。何必平了史思明,而唆使李璘起兵?这不是多此一举吗?”

  郭子仪道:“雍王也许是养寇自重平大寇、养小寇,否则当时太上皇在蜀郡,你为何放诸王到太上皇身边?”

  “岂能算得这般精准的?”

  薛白不以为然地摇摇头,叹息道:“当时我若不放人,是不忠,可顺着太上皇心意,依然还被怀疑是别有用心。我居长安是错,镇范阳也是错,何时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?”

  “身入朝堂,猜忌永远都是免不了的啊。”郭子仪也不由感慨。

  “是啊。”薛白道:“局中人,不由己。”

  他随手把自己的“罪证”还给郭子仪,转向奉天的方向,开口说起正事来。

  “就拿窦文扬一事来说吧,我今若不管,纵容他操纵圣人,郭公难道就会相信我的忠诚坦荡吗?你们要我放权,我已照做过一次了,远赴范阳,可结果成了这个样子。时至今日,我还要向郭公证明心迹?不去除佞宦,反而剖腹自证吗?”

  郭子仪默然良久,一扬手,把那封薛白写给李璘的信抛进渭水。

  竹纸在水面上漂了一会,很快被卷入河水,再也不见。

  其实,薛白早就看出李璘的野心,把李璘作为他养寇自重的那个“寇”,那只要一开始就让别人代笔就行了。

  而现在,不论何种阴谋诡计,都随水而去了。

  “给我五天时间,我平定周智光。”郭子仪道,“迎圣人回京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诸将远远望着便桥上交谈的一老一少两道身形,渐渐也能感受到那种平和轻松的气氛,都松了一口气。

  待郭子仪归来,表态愿意接受朝廷的政令,众人大喜,纷纷请令愿去平定周光智。

  “跳梁小丑,狂妄自大。末将只需三千兵马,便教他全军覆没!”

  “不必着急。”

  郭子仪却没有发号施令,只让众人回营。

  他远道而来,兵力又多,粮草压力比周光智大得多,李琮又不愿意补给他,现在其实已经到了粮草告罄的时候了。

  所幸,长安城运了一批粮,缓解了燃眉之急,之后郭子仪传告所有的士卒,说关中久经战乱,田地荒芜,如今既然诸将士回来勤王,立下功劳,加之原本就有许多是关中人,愿意留下屯田的皆可报名,依功劳分配田亩。

  消息一出,郭子仪麾下士卒反应还算平静,他们在陇右原本就开了田,如今放弃反而要损失一年收成。反而是周智光的士卒听闻之后,很快就躁动起来。

  周智光带来的兵马很杂,除了京城中的禁军,还有关中各地的援兵,以及临时招募的新兵。

  这些人都不想打仗,且大多数都是原本在关中种地的百姓,一听自己的田地要被分给别人,士气大跌。紧接着,郭子仪又让人散布战乱已定,马上要迎天子回朝、论功行赏的消息,更是让他们没了战意。

  周智光大怒,接连鞭打、严惩军中怠惰的士卒,试图激起他们的斗志。

  而正在此时,郭子仪 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