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7章 金饭碗

碗拿过来。

  这只金碗又是安禄山所造,碗壁上捶出了莲花瓣纹,极为精致。

  锤揲浮雕工艺并非中原匠师所擅长,可见安禄山绝对是送礼的一代宗师了。

  “你献了那些好东西,圣人许你长大后的前程,我却还未赏你,便以这金碗赠个‘衣食无忧’的好彩头……前提是你赢了今日的牌局。”

  “谢贵妃恩典。”

  有了金饭碗,何必尚公主?

  李隆基闻言,嘲笑道:“太真所赐金碗,能装酒十斛,你可饮得下啊?”

  “圣人若舍不得给,赢了这子……”

  张汀见圣人不肯再聊赐婚之事,心中失望。

  玩笑般的一句话之后,杨玉环美目一转,瞪了薛白一眼,带着些提醒、警告之意。

  ——这次且替你解围,看你往后再敢招惹是非。

  阳光透过纸窗,照着桌案上的金碗熠熠生辉。

  “好漂亮啊!”

  青岚已趴在那盯着它看了好久,连眼睛里都闪动着金光。

  她却不舍得用这金碗倒水,将它擦干净了仔细收起来,倒像是供起来养着一般。

  薛白却对这些金啊银啊丝毫不感兴趣,觉得瓷的就蛮好。

  他盯着青岚的背影看了一会,忽然在想,上次问她“想不想当我的侍妾”真是太没有气势了……每次刚睡醒时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。

  长安城不像终南山清静,还没醒过神,已经有客来见。

  堂上,裴谞正在与杜五郎闲聊,看似云淡风轻,眼中却透着一股焦虑,一见薛白便站了起来。

  “薛郎终于回来了,终南山一行,可有收获?”

  “随启玄真人学了吐纳之法,顿悟良多。”

  裴谞笑道:“昔年,卢藏用隐居终南山而得授高官,反而矜矜业业务事者,官途难走啊。”

  薛白会意,引着裴谞进了书房,问道:“裴公又有麻烦了?”

  “安禄山马上要进京献贡了。”裴谞道:“此胡是哥奴门下,且已放言要御史大夫之位,势必要对付家父。”

  “这般嚣张?”

  “胡儿深得圣宠,势必要在圣人面前构陷家父,到时只怕还得请国舅与薛郎帮衬一二。”

  裴谞脸色凝重,能跑来与薛白这一介白身商议,可见对形势的预估很不乐观。

  薛白却是问道:“既然要构陷,总该有个罪名。哥奴、胡儿也不能凭空害了裴公吧?”

  裴谞知他这是在问裴宽的底细,本不想。然而犹豫之后,还是选择相信眼前这个盟友。

  “家父在范阳节度使任上时,曾纵容边军劫掳契丹奴婢,私下发卖分赃,谎报战功。当然,这是边军惯例了。”

  “既是惯例,他们能以此对付裴公?”

  “薛郎可知契丹之事?”

  “愿闻其详。”

  “开国之初,贞观三年,契丹大贺氏依附大唐,赐李姓,之后七十年大贺氏一直以松漠都督之身份治理契丹八部,直到遥辇氏与大贺氏内讧,叛唐,投靠突厥……”

  裴谞大概了契丹之乱的由来。

  简单而言,大贺氏忠唐,遥辇氏叛唐。

  “开元年间,圣人任命张守珪为范阳节度使,屡破契丹。后利用大贺氏的李过折,除掉了遥辇氏的可突于,朝廷封李过折为北平郡王、松漠都督,统领契丹,看似结束了契丹之乱。圣人认为张守珪立下了不世大功,欲重赏,甚至要封他为宰相。但薛郎可知,张九龄为何反对此事?”

  薛白道:“功劳有假?”

  “除掉一个可突于,根本就解决不了契丹之乱。就在第二年,遥辇氏的首领就杀掉了李过折,重新叛乱。故而,张九龄认为张守珪的功劳根本不足以拜相,‘且守珪才破契丹,陛下即以为宰相;若尽灭奚、厥,将以何官赏之?’”

  “这是家父之前的一任范阳节度使张守珪,再后一任安禄山,此人是张守珪的义子,擅胡语,狡猾,打仗的才能是有的。但张守珪、安禄山皆有一个本事,即谎报战功。”

  话到这里,裴谞有些为难,问道:“你可明白我的意思?家父在范阳节度使任上,整肃军纪,体恤民情。认为欲灭契丹,当有长远打算。”

  薛白反而敢直,道:“圣人更喜欢张守珪、安禄山这样能来事的臣子。”

  从这些事里就能看出李隆基治国的敷衍。

  张九龄看待契丹局势显然更有远见。至于李隆基,与其是短视,不如是好大喜功,且没有耐心,他未必是看不出契丹之乱的根源,就是觉得烦,耽误他享受了。

  所以,张守珪打了一场胜仗,再夸耀一下战功,就是平定 -->>